校本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教学研究|校本研究
“复习课”之花在文成县南田镇小开放

——籀园小学数学老师送教文成县南田镇小活动

作者: 来源:籀园小学 发布日期:2013-06-20 浏览次数:

201369,在我校教务处副主任戴小军老师的带领下,几位数学老师到和我校结对的文成县南田镇小送教。吸引了南田镇小的全体老师和周边几所小学共四十多位老师,他们聆听了林爽老师执教的五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张洪佳老师执教的六下总复习《图形与变换》,戴小军老师的讲座《复习课的漫谈》。与会老师一致认为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老师的课堂轻松、自然,“理”“练”和谐,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课的开始,林老师出示长、正方体的三条棱长,让学生猜一猜可能是什么物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初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紧接着带领学生回顾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梳理了长、正方体的特征之后,着重通过“比较”方法沟通了棱长和表面积、体积的意义、常用单位以及计算方法的联系与区别,还有体积与容积的异同点,不仅梳理了本单元的知识点,还沟通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查漏补缺环节设计的练习,层次分明、具有针对性,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几何图形蕴藏的美。张老师基于学情展开教学,引领学生回忆二上、二下、五下、六下相关的知识点,思考平移、旋转、轴对称、缩放的注意点。根据学生的前测和访谈确定了学生易错的地方是旋转,学生再根据错例展开复习研究,紧紧抓住旋转的三要点(中心点、方向、角度),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抓住关键,克服难点的重要性。在些基础上,大胆放手,四人小组合作,共同探索平移、轴对称、缩放的关键以及难点,而且还沟通了以上四种图形变换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张老师成功地让自己“退居二线”,学生则成为了学习的真正主人。练习环节中除了查漏补缺,还拓展了学生思维,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老师关于复习课的漫谈,更是高屋建瓴,既有实践的探索,又有理论的支撑。戴老师从形象生动的教学实例出发,阐述了为什么选复习课为主题?复习课的定义、分类、功能,以及上复习课注意的地方。戴老师说在小学数学中,练习课和复习课大约占了50%,而如何上好复习课研究较少,因此对如何上好复习的研究空间比较大,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脱离很多的束缚。对于学生来说,在复习课上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更大,更好地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对于老师、学生来说,复习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戴老师指出,复习课有梳理知识、查漏补缺、温故知新、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这四大功能。他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的做法:整理复习课前要让学生自己梳理,课内再展示学生思维导图,着重沟通这些知识的联系与区别,课后把作品贴在墙上,让学生对这些思维导图进行评价,再进行修改。这样把整理前置,既主动沟通了知识,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沟通知识时可以运用比较、变式练习、知识迁移、等积变换等方法。最后戴老师还强调,整理复习课要把任务前置,提前告诉学生梳理知识或者进行课前调查,还有并不是每节复习课中四大功能平均用力,要有所侧重。

以上的两堂课和一个讲座,赢得了在座每位老师的阵阵掌声。“复习课”之花在南田镇小开放,愿这花儿开得更加绚丽多姿!

【图文/程智玲】

 

教学研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