籀园行者
当前位置:
首页
|教学研究|籀园行者
英语儿歌游园会【金笑言】

——体验不一样的英语课堂

作者: 来源:籀园小学 发布日期:2015-05-04 浏览次数:
  • 创意背景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一直是我们小学英语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去评价反馈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也会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动机。小学英语课标中指出,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对于我个人来说,我希望让学生在我的英语课堂中能体验到不同的活动形式,能充分自由地感受英语学习的快乐,能主动积极地去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并且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英语活动的乐趣。针对我所任教的一二年级学生学情,以及英语语言本身的特点,我设计了英语儿歌游园会的活动,来让学生去体验不一样的英语课堂。

1.从英语语言本身特点来分析,英语是一门韵律感很强的语言,英语语音语调地道的学习者通常都是建立在对英语本身韵律感以及节奏感的捕捉上。儿歌本身具有韵律感和节奏感,对训练低年级段学生的英语发音能力,并培养其今后的英语语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儿歌作为少儿口头传唱的歌谣,它在任何一种语言中都是语言的启迪,是孩子们最有效的学习工具。英语儿歌是英语教学中的调料, 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拐杖, 是英语学习初级阶段的必修课,也已成为英语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儿歌是语言学习入门阶段必要而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学习儿歌还能帮助儿童巩固所学的句型、单词, 又能丰富他们的知识, 也能由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并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2.从学习者的角度来分析,在接触一门外语的初始阶段,发音以及辨音能力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之所以对外语学习产生畏惧就是因为没有很好的发音基础来支撑他们的学习,从而无法获取学习上的成就感作为兴趣,成为促使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内驱力。另外,低年级段的学生是语音学习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个阶段给予纯正的语料以及正确的指引,将会打下重要的语音基础。而且,拥有良好记忆力的他们,如果在这个时期能像学习国语一样背诵出许多经典的儿歌来,对他们今后语言地道地输出会有很大的帮助。

3.从班级情况的角度来分析,我所任教的三个班级里,很多学生都对儿歌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课本上的儿歌只是单纯地在操练句型和句子,真正具有美感和韵律感的很少。于是我搜集了一系列适合他们年龄阶段并且在他们能力范围内的经典英语儿歌作为他们学习材料搬到课上学习,满足他们对儿歌的需求,丰富他们的学习内容。另外,两个班级合起来有十多个学生对单词的发音很差,几乎是含糊不清的,英语学习很吃力,因此,我想尝试一下用儿歌刺激他们的辨音能力以及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创意思路

我一共搜集了15首经典英语儿歌作为一个学期的儿歌教学内容,分别为:Star Light Star Bright、The Elephant’s Trunk、Rain Rain Go Away、Two Little Eyes、The Ants Go Marching、Cobbler Cobbler、Hickory Dickory Dock、One Two Buckle My Shoe、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Once I Caught a Fish Alive、Jack Be Nimble、Peter Peter Pumpkin Eater、Rabbit Rabbit Carrot Eater、Rat a Tat Tat Who Is That、I’m a Little Teapot,以及一份幼儿英语儿歌听听填填唱唱的材料作为课外的泛听内容,让学生在家里可以通过泛听录音来熟悉儿歌的韵律并提高对单词发音的敏感度。这些儿歌我都打印出来分给学生,并且把儿歌的音频传到共享中给他们回家复习使用。

1.课堂上的学习 

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进行调整,我每个星期都抽出一节课的时间来教授以上的儿歌。把儿歌作为教学内容也是我第一次的尝试,每次备课我都要很详细地分析这首儿歌的韵律以及节奏,从学生角度出发,分析其诵读的重难点,通过各种有趣的方式来让学生乐于学习。不同的儿歌教学方式也不同。学了新的儿歌后,课前领唱的学生就会马上带着其他同学一起唱,营造了很好的英语氛围,为上课开了一个很好的头。

2.英语儿歌游园会

为了检测学生们的儿歌学习情况,并且让他们体验一次快乐的学习成果验收,英语儿歌游园会到来了!这次游园活动前期准备了大概一周的时间,准备工作由老师负责策划,然后面向两个班学生招募员工,以在校时间为准,来完成基本的制作,比如儿歌的书写、相关卡片的制作等。学生们的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也都能有效地利用午休静校时间来完成自己竞选岗位的任务。

我向学生们公开招募了16个园主(分别负责8首儿歌内容的书写制作以及游园时的敲章和评分)、8个游戏员(负责4个游戏项目)、2位场地秩序管理员、3位积分兑换员、若干名摄像师以及奖品赞助商。通过这样的角色分配,学生们真实的活动中,体验了不同岗位的任务和作用,很多学生在事后的“总结大会”上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收获了超过游园会本身意义价值的情感经历。

三、实施程序

整个活动的准备工作看似都是学生在动在做,其实老师是起着指挥棒的作用,一些环节的细节也非常重要,起到能否保证活动现场是否有序的关键点。

1. 确定好需要考察的内容,如8首儿歌,每首儿歌由选定的两位平时上儿歌课最认真的同学来担任,并确保他们自己能熟练正确地朗读该儿歌。

活动场地要适合。我们学校文化走廊有一个个圈,一个圈刚好适合作为一首儿歌过关的场地。

游园卡的制作。为了避免某个场地过关的人数太多,造成不必要地拥挤,要在游园卡上做些小心思。即制作8类不同的游园卡,每个卡上面的游园项目顺序不同,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分流。

奖品的准备由学生提供,邀请他们的爸爸妈妈成为赞助商。

在学生们的配合下在5月10日星期四下午第二节课,一同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英语课堂。活动现场热闹而有序,每一个彩圈为一个园地供“游客们”参与,而每一个园地都有两个“园主”负责“把关”。场地里的“游客们”手里拿着一张绿色的游园卡,按照游园卡上有游园活动的各个项目,“游客们”要按照上面的顺序找项目所在的场地,排队,敲章,朗诵儿歌,获得积分,根据最后的积分兑换相应的奖品。

四、效果评析

像这样的游园会,提供给了学生开放式的学习空间,选择性的学习任务,以及力争向上的进取目标,同时转换了教师像“赶羊人”一样的角色,从而成为真正的组织者,让学生们参与其中,成为主动地参与者来体验生动有趣的过程。相信这样的活动也会让学生们对自己小学时期的英语课堂留下深刻的记忆。  

1.从学生角度分析

这个学期的儿歌学习得到了很多学生和家长的喜爱,从他们上课的状态和游园活动的参与上就可以看得出来。通过有趣的游园会里游园卡的敲章和得分情况反馈,三个班级的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背诵8首英文经典儿歌,最差的也有两三首儿歌能背下来。从口语过关中发现许多中等水平的学生发音比以前到位了,语音语调有了明显的进步。尤其是个别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了兴趣,愿意开口唱儿歌,读对话,举手发言。

2.从教师角度分析

如何去引导学生模仿。以前我们都只会把“模仿课文录音”这样的任务抛给学生。其实,如何去模仿还是很需要老师的指导的。而从听到说,再到模仿,也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听到这个发音,学生要知道这个发音是需要怎样的嘴型去支撑,这就需要他们有一定的辨音能力,就像学习钢琴一样,听到一个键的音就知道它是哪个键。从这次的儿歌教学中,我对学生的语音学习这块内容有了更为细化的感悟,相信能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的作用。

3.活动拓展

这样的英语游园会适合各个年级段,在低段可以进行英语儿歌游园会,在中段可以进行英语绘本故事阅读游园会、在高段可以进行英语话题游园会等等。类似于这样的游园活动,还可以挪用到其他学科,如语文的诵读过关,数学的口算过关等等。不同的活动内容,相似的活动形式。

4.活动意义

这样测试形式的优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缤纷活泼、流动有趣,改变测试者对测试的传统死板、无趣、紧张的感觉;游园会可以让多班级同时参加活动,更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各种形式的测试;学生们既是活动的参与者,也是活动的秩序维护者,这样的游园会可以增强他们的秩序意识,锻炼沟通协调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英语口语运用能力也因此得到了提高和锻炼;有了这样一个平台,学生们会在平时的学习中有了更多的动力来驱动学习,提高学习热情和兴趣。

教学研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