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资讯|校园快讯
互联网+义务教育 | 小学语文同步教研活动(六)

作者: 来源:温州市籀园小学 发布日期:2020-11-24 浏览次数:

学海无涯

怎样的课堂能带给学生切实的收获?

教无定法

怎样的提问能引发学生深层的思考?

专家引领 惠风和畅

思维碰撞间 教学的变革悄然而生


11月19日,正高级特级教师何必钻老师莅临温州市籀园小学,引领我校和泰顺松垟小学的语文教师们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语文教研活动。在本次教研活动中,何必钻老师带来了一节精彩的课例——《我的“长生果”》,以及主题为“指向阅读力的课堂提问”的专题讲座。

活动由何必钻老师的课例展示《我的“长生果”》拉开帷幕。本节课,何老师围绕“按要求梳理课文”这一语文要素,通过分类梳理词句、联系全文梳理作者阅读中的变化、利用导图梳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等三个学习活动,将文本解读得深入透彻。课堂教学中,何老师更是突破常规语文课分析文本、感悟情感的教学模式,用一个个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启发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阅读与思考。整节课饱含思维的重量,让学生们高呼“过瘾”。课后也有学生反映:“何老师的这堂课和我们平时的语文课很不一样,我们越上越有兴趣!”

如果说课例展示是让学生们进行了一场“思维的体操”,那么何必钻老师以“指向阅读力的课堂提问”为主题的专题讲座,更是让在场的教师们醍醐灌顶,收获满满。

何教师通过丰富的课例,介绍了当今教学中常见的几种提问的类型与存在的问题,说明了问题设计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他提出,课堂问题应该体现语文思维,给学生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何老师充分讲解了指向复述、解释、重整、伸展、评鉴、创意等六种不同阅读能力的问题类型,引导在场语文教师们围绕《诺曼底遇难记》这篇课文展开工作坊活动,根据阅读能力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并对整理出的问题进行详细、深入的点评。一场“卷入式”的思考与实践,让两地语文教师对课堂问题设计的目标指向与表述方法都有了全新的认识。“让问题驱动思考,让思考促发阅读力生长。”泰顺松垟小学的语文教师总结经验与收获,计划着将何老师的教学理念融入自己的课堂,借助提问激活乡村语文课堂的内生动力。

学海无涯,于学生如此,于教师,更是如此。幸甚至哉!身在籀园,总有专家引领,为在学海中航行的教师们指明前行的方向;时逢盛世,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互联网为教育薄弱地区输送最前沿的教学理念,使各地语文教师们惠风和畅,百舸争流,不断前行。



撰稿:陈   洁

摄影:林著伊

审核:教务处

审编:校办公室


教育资讯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