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资讯|校园快讯
互联网+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同步教研活动(一)

作者: 来源:网站运维 发布日期:2020-09-29 浏览次数:

9月24日,我校语文组教师和泰顺县松垟中心小学的语文组教师在云端相聚,一起探讨新视野下语文《课堂作业本》的功能转型,教研员鲍丹丹老师主持本次活动。

鲍老师在讲话中指出,随着课改脚步的推进,当下的作业已经不是传统意义的课后训练,它已经融汇在学习的全过程中,并发展成为具有独立意义的学习活动。从鲍老师的一席话出发,九山校区六位教研组长就语文《课堂作业本》在课堂中的功能转型分别做了分享。

一年级组在组长金霄老师的带领下,深入研究《课堂作业本》上的各种题型,利用《课堂作业本》做好课堂中的简单的预习与复习,使《作业本》自然地融在了孩子的语文学习中。

 二年级组的项周默老师结合学生的学情及课堂作业本题型、难度和用法相对简单的特点,在平时的使用中,充分发挥作业本练习、检测、评价、拓展阅读、提供表达范本及养成良好作业习惯的多元功效,让《课堂作业本》功能实现最大化。

三年级组的林日红老师,有效整合语文《课堂作业本》中出现的写话练习和语文课本中的的口语交际、写话训练,专题指导如何用心地添加素材,运用看图写话、连词成句、范文模仿等多种方法,把语文《课堂作业本》中的写话练习“盘活”。

四年级组的许娜老师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局部微调《课堂作业本》中的题目顺序,根据孩子的不同学情,分层布置作业。结合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层层递进与指导,将《课堂作业本》上的题目有效地融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去。

五年级组的刘燕老师从预习时的前置使用、课堂上的分化使用、学文后的检测使用三个个维度,分享了他们组的做法,实现了借助作业本把握语文要素;挑选练习题,融合教学环节;丰富知识点,补充教学内容等目的。

六年级组长包玲玲老师介绍了本组单元教材内容的共同特点及重难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借助《课堂作业本》提升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辨析能力及创新能力。包老师表示,她们将继续研究《课堂作业本》对提升孩子思考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辨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次研讨,老师们认识到积极发掘作业蕴藏的学习机制,我们可以重新认识到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沟通知识与能力的桥梁、知识转化能力的操作性认知活动”,是需要系统考虑的另一具有独立意义的学习活动。这一次和泰顺县松垟小学的老师们一起教研探讨极大地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更好地实现了资源共享、智慧众筹,让校际交流真正走向零距离。

(文/潘若静  图/胡淑珩)

教育资讯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