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研究
《我的作文训练系统》读书心得

作者:庄庆璐 来源:温州市籀园小学 发布日期:2021-10-05 浏览次数:

《我的作文训练系统》读书心得

温州市籀园小学 李海霞


这是一本关于作文训练系统的书,也是我们语文老师迫切需要的“系统的作文知识”。课程标准提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不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作文知识的教授,但这不代表教师可以不具备系统的作文知识。管建刚老师提出我们教师恰恰要具备系统的作文知识,不能把自己肚子里里的“系统知识”当成作文教学本身,于是管建刚老师把作文知识转化为了一个个可以拿来“用”的训练,读完这本书让我对作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全书围绕 “心灵力”训练,“描写力”训练,“架构力”训练,“打磨力”训练四个序列进行,分步分点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对训练点进行论述,通俗易懂,让人跃跃欲试。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指导思想是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会写作文,创造性地写作文,享受作文,作文教学应以“写作文的那个人”为主体展开教学。作文教学同语文教学中的识字阅读教学一样,应贯穿“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学而教”的原则。读懂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主张,再细品《我的作文训练系统》我也收获了以下两点:

一、文心重于文字

管建刚老师在《我的作文训练系统》第一章“敏感力”训练中提到作文写得好的人,拥有两个世界;作文写不好的人。只有一个外在的世界。教作文,不能只忙活于文字上的活,要使学生确认,人,还有一个广阔、丰富的内在世界,进而,要关注内部世界;关注久了,人即会敏感起来。文心在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意志上,管建刚老师的每周物语,让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学生物语的对象。一次,两次,三次;一学期,二十次,一学年,四十次,两学年,八十次……他的坚持让我深受感触:忍不住翻开下学期的语文书,细细研究,看看如何可以把这些有趣的“物语”渗透进去,试着让孩子们和书本对话,和花瓣对话,和路边的杂草对话……让无感的孩子们从关注自己的内心开始,一年、两年、三年,总有一天,他们看到景和物,会随心起伏,而欣喜,而叹息,而焦虑,能捕捉自己内心的感觉,那学生的文字也就会有生气了。一旦有了“文心”,注重了内在的世界,一瞬间的字也能写好几百、几千字的文字。

二、细化动作,可为作文添光彩

管建刚老师在《我的作文训练系统》第二章“描写力”训练中第二小节动作力中提到,小学生写动作,最大的问题就是“笼统”。而作文的动作,不只是“动一下”,动作里有感情。写作文时要清楚,整篇作文,要传递什么感情,跟这份感情有关的动作,要用力写,细致写。这让我想起了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要求把玩得过程写清楚,这不就是写清楚动作吗?管建刚老师在这一章节从人的动作不简单、丢掉“笼统性“动作、写出动作的个性、选准动作点、戴了放大镜”看动作等几个方面向我们展示是如何训练学生进行动作描写又如何引导学生最后忠于自己的心来进行动作描写。简单来说,动作上的细,表面来说,是眼睛看出来的,其实不是,靠的是一颗“心”细心的“心”。视力好,不一定能看到细节,关键是要把心放进去,这样才有细节,才有细节感受,才有作文的精彩。在低中段的作文来看,动作描写细致了,文章既不会太短也不会乏味。

习作教学的路上,边走边学。书山有路,学海无涯。


教学研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