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研究
磨课侧记

作者:庄庆璐 来源:温州市籀园小学 发布日期:2021-12-10 浏览次数:

磨课侧记

温州市籀园小学  牟怡恺


如果谈论你所爱的事物,最好的方法是轻轻说起它。

——余秋雨


这个学期,我接到了组里的任务,要开一节区里互联网的公开课。公开课磨课又磨人,一番历练,必有蜕变。但是自己课感不好,每当有人来听课,内心就变得非常的拘谨和胆小。不过我转念一想:这次开课,正是锻炼自己的好时候!

我立马投入到了选课的环节,处女座的纠结开始上身,我把剩余所有的课文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选择了部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盘古开天地》,全凭自己喜欢。但事后才发现真是不知者无畏。课文虽有趣,却是块难啃的骨头。这篇文章紧扣神奇,教学要点偏多,课堂作业本难度又大。其中一道题,根据文章内容概括8字对称小标题,就连老师做它都要思索片刻。

可想而知,第一次试课的结果惨不忍睹。上课的时候,我冷若冰霜、平平淡淡。孩子们觉得无趣,举手的寥寥无几,课上注意力几度涣散,做小动作的做小动作,在桌下画画的画画,还有的甚至明目张胆的开始了聊天,课堂到了难以继续的程度。课一结束,我羞的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明明已经做了很多的准备怎么结果还是这样呢。

谁曾想过,这样的课堂,竟然从第一次延伸到第二次,从第二次衍生到第三次。我的课堂状态越来越差,越来越觉得自己不会上课。我的内心背负着枷锁,上面写着,我不会上课。

其实这一次磨课,教案的形成是最为艰难的。鹿城区的教研员亲力亲为,细细为我课堂把关。直到开课的前一天,我依旧在修改和打磨教案中的每个环节每一句过渡语。同时借着《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我试教了10个班级。累得蜕了层皮。在这走班研磨的过程中,我发现:原来不同班级孩子的风格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只带着教案走进课堂,不能只对着教案照本宣科,我们的眼中要有学生,要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心理、学习特点,创造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而我最强大的磨课天团,此处必须拥有姓名!     

杨老师真的极其有理念,高屋建瓴,架构课堂框架。还手把手教我,亲身示范教学,在我们组里留下了特别珍贵的yyds教学短视频!特别是上完课之后,杨老师还带着我一起回顾课堂,总结反思教学经验,真的让我感受到了大家长的关心和爱护!

鲍丹丹老师一直以来指导我,帮助我理顺思路,整理教案,字斟句酌修改每一句话,细致到一个符号、上课的语气语调。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理不顺的地方,总是第一时间告诉我怎么做,帮我一起梳理教案,听我试讲。而且帮我扣上课的每一句话,好几次陪我到很晚,饭都没顾得上吃。而到了最后关头,她一直鼓励我,给我信念力量和温暖。让我有信心继续前进!

磨课10次,最后一次李晓燕老师依然坐在后面,给我指导,帮助我细化课堂的教学,让我明白了上课要学会捕捉学生的生成,应对各种课堂的情况。周末语音电话指导,有不懂的问题,总是耐心的为我解答。

我的组长林老师看到了我的沮丧和我不足的地方,马上召集了组内小伙伴们,听我试教。试教好之后,再进课堂上课。试教的过程中,一句一句的听我讲,一页一页的帮我审,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替我把。几次试教,让我的课感有脱胎换骨之感!我明白了,原来上课的时候要贴近学生,原来老师是ppt和孩子的沟通桥梁,我不能只管学生,也不能只关注ppt,原来课堂要活泼,要有情绪,通过自己的情绪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还有我温暖的教研组,周老师指导我试讲到很晚,给我各种出主意,还一直安慰我,鼓励我,让我放轻松。亚妮,屿倩不仅要准备和整理自己的发言,还一直陪着我,真的给我事无巨细的帮助。还有我的小伙伴们,总是问我有什么需要,有没有要帮忙的地方,洁茹几次加班加点做ppt!

记忆中的自己一直在负重前行,但现在回过头去看看最初的自己,才发现原来已在不知不觉中做到了轻装上阵。

每一次磨课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新的建构,一次理念的刷新,一次技能的提升。每一次磨课都能够了解到自己许多的不足,大到教学观,小到上课时的教态、语音语调。活学活用,立竿见影。每一次磨课都好像是至尊VIP才拥有的金牌导师面对面的专属辅导。而在籀园的年轻老师们都特别的幸福。公开课是我们最好的炼炉,我们会在宽泛的阅读中积淀自己,在众多师傅的搀扶下学会站立,在无数次的打磨中得到提升......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籀园大家庭的温暖,找到了来自籀园的归属感。

不问收获,只问耕耘。我始终坚信一个人只要真诚的付出,踏踏实实地走自己的路,回眸一望,总会留下一道道值得回忆与思索的足迹。久而久之当我们蓦然回首,就会发现在公开课的舞台上,所成就的绝不仅仅是几节代表作,而是我们脚踏实地走出来的精彩人生。



教学研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