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趣事——新教师成长之路
温州市籀园小学 项雅雅
个人简介:项雅雅,二级教师,校教研之星,201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同年入职温州市籀园小学担任音乐教师,2018年获市新常规新设计评比二等奖,参加市直属基本功评比获二等奖,指导合唱团荣市艺术节比赛一等奖。从教4年来,致力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音乐的美好,并能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你为什么要成为教师?”
上大学时老师这样问我。这个问题让我思索许久,回忆起小时候的学习成绩并不是很优异,老师对差学生也有一种莫名的歧异,我很沉默,一直不愿意融入班级。直到后来进入了艺术班,认识了很多给予我鼓励的老师,才开始慢慢地找到兴趣,变得自信一些,经历让我开始对教师有了憧憬。而如今初入茅庐,回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教育趣事,也更坚定了走这条路的信心,愿我能一点点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启明灯。
不可言喻的爱
那是我第一年教小学高段音乐,最后一节课的铃声响起,孩子们匆匆赶入教室。一位男生姗姗来迟,虽然我知道高段的孩子时常会因各种理由迟到,但这位男生面容沮丧,眼里还淌着泪水。心想:这孩子可能是遇到了什么难事,我便没有追究他来迟的原因,快速将他安顿好。课上,也许是因为男生低落的心情影响到周围,期间有孩子开始了议论与嘲讽,我非常生气,批评了一位女生,并让他们下课留下。
下课,两位当事人来到我面前,男生的情绪稍显平静,女生则十分的着急,不断和我说她要离开的信息,我表明立场要先处理这件事再让她走,她见我坚决的态度,也就稍显安静。我转向男生了解情况,他边说边抽泣:“老师我上节考试课,没有考好,十分难过,不过我现在已经冷静许多了。”我悄悄地拍拍他说“会好起来的,别着急。”再转向女生,语重心长的对她说:“你知道他的情况吗?你们都是同班同学的好朋友,老师相信你能体谅他的心情,并且管理好自己,上课不能随意议论……”说着说着,女生眼睛里闪过泪花,硕大的眼泪一直往外淌,直到泣不成声。这可把我吓坏了,新教师的我对突发状况尤为谨慎,难道是我的语气过重伤害到了她?我又焦急又小心翼翼,问:“怎么了?”
“老师我能抱抱你吗?”她抽泣着说。
“当然可以。”我边说边点头。
只见她一把抱住我,受宠若惊的我拍了拍她的肩,安慰道:不哭不哭。她开始轻轻地和说了句:“我从来没见过像你这么温柔的老师。”看着她真挚的眼睛,我的内心也涌上一种莫名的感动。过了一会她缓缓放手,说:“我真的几乎很少被老师关注过,我看到老师这么温柔的和我说话,真的很感动,我其实和这位男生是好朋友,我会帮助他的,谢谢老师。”从孩子口中简简单单的话,对我来说都尤为重要。也许我的话是普通的,但对她来说是一种渴望,是心灵的需求。多少时候我们关注教育,却忽略了关注孩子。那一瞬间,我仿佛突然被融化,脑海里对教育的地位也变得如此亲切。
强忍着泪水我抱住她,我真的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言语去给予她温暖,只是轻轻地抹去她的泪水:“孩子,不哭。”
回到办公室,和同事们聊起事情的经过,我的师父这样评价“这就是教育的魅力,往后你还会遇见许许多多的故事,每个孩子就是教育的细节。”细细回味,曾经在我印象里的教师是知识的金字塔,是言语的审判官,但他们最重要的身份应该是爱的传递人,是灵魂的工程师。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孩子是最敏感的生物,只有来自于内心的教育,才是打开爱的管道。
历练过后的彩虹
2020年开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将我们止步,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线上教育脱颖而出。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我,接到了鹿城区空中课堂的录制任务,心里又激动又焦虑。我虽特别开心因能拥有这样的教学历练,但同时不到一周的备课时间与未知的教学技术操作,让我十分焦虑。当翻开三、四年级的音乐书,那久违的旋律点燃我对教育的渴望,快速调整心情,我便开始准备课程。
由于线上教育上,教学时长的缩短、学生学情的差异和老师无法及时得到学生反馈。这系列的问题却让我再次无从下手。这期间,我的师父周甲冬老师多次与我联系,并协助我寻找课题,最终我选定了一首富有音乐律动的《我是少年阿凡提》,活泼滑稽的音乐中,隐藏着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阿凡提,就这样我便开始了教学生涯的首次录制课。
我先是制定好每日计划:制定教学流程、制作多媒体文件、录音等等,与时间赛跑的我,一点也不敢耽搁进度。好多次我轻轻闭上眼梦回课堂,奔跑在学校走廊,看着孩子们一双双纯洁的眼睛,让我心里格外温暖。当梦醒时,依旧坐在电脑前仔细斟酌着课程设计……其中歌曲中有一段需要编创律动,由于不太熟悉新疆舞的一些动作,我多次与组里老师视频交流,等到录唱视频的那一天,一遍遍的反复,一次次的否定,才有了微课中这段精彩的视频呈现。
病毒无情,教育有爱。当课程发布后,作业反馈成了我心中的彩虹,有男孩扮演阿凡提拿手鼓律动;有以小提琴为乐器为歌曲演奏;有自制乐器为歌曲伴奏等视频。一份份沉甸甸的来自不同学校的作业,甚至有些学校我都不曾听过,却能隔着屏幕收听着每一段歌声,这不由让我眼眶湿润,教育真的是能够触摸心灵的。
能拥有这段宝贵教学历练的我是幸福的,虽然在尝试中我有跌倒,有哭泣,但这也是教育的重要部分。同年我十分很荣幸被教研员项雅丽名师邀请加入未来名师工作室,项老师总能用亲切的话语,开启了我对音乐教育的思考与认识。相比教师的荣誉,更吸引我的是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学会细致的去记录许多事情,能够带着思考去分享问题,将教育的事业用心、用行动、用爱去发散出来!
有所蜕变的从容
利用闲暇的时光,我阅读了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里面有许多耐人深思的话语,他提出:教育缺乏思考、创新;教师总是以情绪为主导,影响课堂;关注教育,亦是关注学生的身心灵等等教育理念。反观我的课堂,吴老师的每句话都是一针见血。其实,我是一个比较毛躁的老师,琐事的缠绕会让我失去判断。在授课一年级的这段时间里,我开始慢慢的学会调整,音乐固然重要,但教育确实这一切的集合品。
本学期,一次偶然的机会,学校竞选校教研之星,我毅然报名了。现在的我,不会因一堂课而给自己定成败,教育是时间的积累,给孩子们时间也是给自己时间,而我更想把这次评选的公开课,作为与孩子们的一次合作,共同拥有一次特殊的经历。
那天我抽到《小青蛙找家》一课,同平时一样,拣选课程重难点,设计教学方法及准备教学素材,直到开始上课。我早早的来到教室,那天每个孩子们都显得格外认真,当我仔细阅读他们专注的神情时,我特别想融入他们。其中有一个环节,需要学生聆听音乐的速度,并模仿脚步时,我无意间请了一位上课从来都是沉默不语的孩子,心想完了,她会不会一句话都不敢说呢?果真如此,他丝毫没有理会我的问题,灵机一动,我马上鼓励肯定她刚才走的特别正确,请你来模仿一下。谁料这个一直不愿意开口的孩子,愿意动起来了,完美演绎了音乐的步伐。在掌声中,我仿佛看到了她心里的笑容。也许在一节课里见证一位孩子的成长,是我对逐渐从容的力量之源。
教育需要信仰,温柔的表达、智慧的处理方式和用心的呵护都是教师神秘力量的根基。第四年从教的我,喜欢用文字见证一批又一批孩子的成长故事,因为那也是我的教育故事!